行話說“三分雕七分磨”,雕刻負責使圖案或者文字顯現出輪廓,是打磨的基礎,打磨負責使這個形象更加生動,光滑細膩。雕刻和打磨相互配合,方可展現紅木家具光彩照人的容貌,二者的細致程度反映家具制作工藝的優劣。
每一件檀明宮紅木家具,都經驗豐富工匠大師親自操刀,雕刻打磨由多人同時配合先后完成,保留最純正的創意和技藝。
雕刻,從平面到立體,從簡單到豐富,從家具到工藝品,每一次雕刻都是檀明宮紅木家具的匠心表現。
原坯拓樣,展現圖案的全局與紋理。雕刻大師依靠豐富的經驗,高超的技藝,紅木雕刻才可顯現細膩精湛的藝術效果。由局部到整體,由點到面,雕刻大師成竹在胸。
紋樣粗鑿,根據紅木家具的想表現的整體意圖,綜合考慮紋樣的線面走向、雕鑿的深淺程度以及層次結構等因素,預設好雕刻的進程,用刀的類型、范圍和型號,以及下刀的次序步驟,為深層次的雕刻做好準備。
輪廓修飾,精工鏟雕,使用鉆、銑、鋸等工具設備,進行鏤空、鋸邊廓,以達到紅木構件的各界面交接和轉角等部位更加圓潤與細膩。用鏟類刀具將粗坯的雕刻細化,完成紋樣的主要表現形式和表現效果。形式完整,主題明確是每一件檀明宮紅木家具必不可少的。
打磨,家具光滑溫潤的新生
粗磨,刀具量身定制,更顯專業。工匠師傅利用刀片等工具,根據家具的造型,在鐵片上自主裁出寬窄不同的刮刀,磨礪出不同弧度,保證每一個平面上刮面平整,師傅使用濕抹布潤濕,再將濕潤后的木屑刮去,根據木材吸水后顏色變化來判斷刮出的薄厚是否一樣。
細磨,慢工出細活。蜈蚣刨與多種型號砂紙相互配合,120-600型號的砂紙是打磨家具基本的外形所用,600-1500型號的砂紙是打磨家具的細節,1500-2500型號的砂紙讓家具更出神韻。
水磨,吹毛求疵般的執著。用濕布將部件擦濕,木材木纖維遇水后膨脹,通過沾水刮磨后,“毛刺”消失,表面更加光滑細膩,為日后快速飽滿的包漿打好基礎。通過水磨,家具不再有生硬倒棱,每一個線條要平整飽滿,為之后的燙蠟工藝做了很好的鋪墊。